• 学院首页
  •   >   教育教学
  •   >   教务公告
  •   >   正文
  • 教育教学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关于组织开展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0-27    浏览次数:

    各学院、各相关部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实践育人,营造我校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追求真知、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备战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决定举办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二、参赛对象

    凡2023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三、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校团委

    协办单位:各学院

    四、赛事安排

    (一)参赛作品范围与分类

    申报参赛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必须是距2023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全国“挑战杯”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疫情防控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赛程安排

    1.竞赛启动阶段(2022年10月29日-11月5日)

    各学院将本次竞赛的相关事宜在本学院内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学生和指导教师积极参赛。

    2.学院初赛(2022年11月20日-12月10日)。

    各学院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组织好学院初赛。初赛参赛作品总数、参赛人数占学院学生总数比例分别不低于1%和10%,做好学院表彰奖励,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复赛。

    (1)各学院动员学生积极参赛,对学生申报作品进行立项,组织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作品的初评工作。

    (2)各学院成立院内专家评审组,至少由涉及相关专业的5名校内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成员组成。

    (3)各学院组织院内专家评审小组对本学院申报项目进行初评立项。并于12月15日前将推荐参评的复赛作品《成员信息表》(见附件1)(一式一份,附电子版)、《汇总表》(见附件2)(一式一份,附电子版)和《作品申报书》(见附件3)(一式二份,电子版及纸质版)和研究报告、专利证书、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相关支撑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报送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大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335室)。

    3.作品深化(2022年12月中下旬至2023年3月)。

    入围复赛的团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一步开展文献查阅、实验分析、实物或模型制作、社会调查、实践研究等工作,完善申报书、作品文本、答辩PPT、项目视频等材料于2023年3月10日前提交,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4.学校复赛(2023年3月中旬)。

    各学院按照分配名额遴选参加复赛作品,学生人数1000人以下的学院,最多报8个作品;学生人数1000-2000人的学院,最多报10个作品;学生人数2000人以上的学院,最多报15个作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优秀组织奖单位可再多报3项。每个学生组织最多报3个作品。报作品要兼顾各个组别,不要过于集中。校团委牵头成立校级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根据竞赛评选指标对复赛作品进行全面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

    5.学校决赛(2023年4月上旬)。

    举办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第七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暨“挑战杯”争夺赛,决赛以PPT的形式进行讲解,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具体参加决赛作品和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6.重点团队培训阶段(2023年4月中旬)

    根据全校竞赛评审结果,参照省赛相关要求,选拔确定推荐参加省赛作品。学校对入围团队进行赛前集训,加强业务指导和支持,组织入围团队开展深入培训。

    7.省赛复赛、决赛(2023年5月-6月)

    省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遴选出优秀项目入围省赛现场决赛。

    8.国赛复赛、决赛(2023年10月-11月)

    国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遴选出优秀项目入围国赛现场决赛。

    注:以上时间以及校级决赛的时间安排将会根据全国、河南省相关赛事通知进行调整。

    (三)评审要点

    评审过程中将综合考察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1.参赛作品的科学价值。作品必须在本专业内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能展现当今大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参赛作品的实用性与经济性。作用必须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或经济性,能够最终为社会创造价值,能够促进学术进步、技术发展或社会生活质量提升。

    3.参赛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作品要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理论分析深入,社会调研充分,具体建议或措施合理科学,具有较高的社会现实意义。

    4.参赛作品的创新点。参赛作品创新点突出,科学推理严谨合理,调研论证充分有据,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奖项设置

    大赛设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按所推报作品获奖名次赋分,核算总分后评定挑战杯、优胜杯。设优秀组织奖,综合作品获奖情况、学院初赛组织情况、活动参与情况等评定。

    五、参赛要求

    (一)团队组建

    鼓励各学院参赛学生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合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队伍,以团队的形式参赛。每个参赛团队的学生总人数不超过8人,指导老师不超过3人。对于跨学院或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严禁重复申报。学校作品申报截止后,只可进行人员删减,不可进行人员顺序调整及人员添加,省赛申报时可根据上级要求进行调整。

    (二)作品要求

    1.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作品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须申报集体作品。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参加校赛作品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推荐人和指导老师可以是不同人),经学院审核确认。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或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作品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

    3.各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全国和河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通知如有新的作品申报要求,以新要求为准。

    (三)申报材料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学术论文8000字以内+支撑材料),论文须为中文,外文论文须有中文翻译,支撑材料可包括对论文的进一步阐释、已发表刊物论文页扫描件、影响因子证明、查新证明、检索证明、实验相关照片、图片、扫描件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支撑材料,调研报告类15000字以内,论文类8000字以内)内容需为中文,支撑材料可包括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调研过程的问卷、访谈记录、照片、发表的相关论文、相关单位(机构)的反馈、相关奖励证明等。

    3.科技发明制作类提交资料包括:申报书、作品(含作品说明+研究报告+支撑材料,作品说明1000字以内,研究报告8000字以内)。作品说明要内容完整,概括准确,亮点突出。研究报告要图文并茂,要写出作品制作的目的意义、制作过程、结果、创新点、实际应用情况(或应用前景)、存在不足及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工作,报告中需包括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支撑材料可包括实验实践视频、获得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奖项证书、鉴定证书、应用证书、应用证明及其他资质材料等。科技发明制作类参赛作品一般要有实物或模型。

    六、工作要求

    1.要突出育人宗旨,扩大竞赛覆盖面。各学院要将“挑战杯”竞赛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育人宗旨,把人才培养作为“挑战杯”竞赛的首要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学院团委要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竞赛通知传达到每个学生,学生骨干要带头参加竞赛,充分做好动员工作。要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对于未进入校级竞赛的作品要进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帮助参赛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2.要完善竞赛机制,提升作品质量。各学院要召开选题论证会、项目指导跟进会、学院初赛专家评审会等,保障参赛项目及竞赛活动按期高质量完成。要给予指导教师更大支持和激励,依托研究所、实验室等工作阵地,推动教师、项目、学生三结合。要注重竞赛知识、经验的传承和积累,采用“老带新”、经验分享、累进创新等形式,一届一届不断提升作品质量。

    3.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学风。各学院要搭建钉钉线上交流平台,组织经验分享会、宣讲会,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中的其他系列活动。要做好学院初赛的表彰工作,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踊跃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将专业学习和双创实践紧密结合,积极营造良好学风。

    联系地址: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大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335室)

    联系人:薛飞

    联系电话:13674938621

    竞赛邮箱:1990271111@qq.com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官网:www.tiaozhanbei.net

    创新创业学院 校团委

    2022年10月27日

    Copyright © 十大网投正规网址-网投十大信誉可靠平台 版权所有  网站网址:www.jygyjzt.com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676-999

    Baidu
    sogou